四輥破碎機是靠二組輥相互擠壓將煤破碎成所需粒度送到高爐。有上下兩組輥,上組主動輥帶動了下被動輥,而下主動輥帶動上被動輥。煤先經過上組輥進行初道破碎,然后進入下組輥進行二次破碎。如果頭一道輥間隙調整過大,起不到破碎作用,這樣煤就對第2組輥有一個大的直接沖擊作用,當煤中有例如煤矸石等較硬的物體時,破碎輥受到的作用力增加。此時輥身的作用力轉給軸,如果強韌性結合不好,或者存在應力集中的條件,在應力集中時很容易斷裂。調整第一輥間隙過小,降低運轉率。因此,兩組輥的良好配合是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條件。四輥破碎機主傳動軸在運行中受沖擊力較大。如果機械裝配不理想,失效概率將大大增加。
作為軸類零件,由于承受彎、扭、拉、壓等應力,要求所用材料須經過適當的熱處理(正火或調質處理)來改良組織結構,提高綜合力學性能,達到工作條件的要求。但從檢驗的結果表明,該軸沒有按照設計的技術要求進行調質處理,只是經過正火熱處理,但從組織狀態來看,正火處理溫度偏高,出現魏氏組織,組織比較粗大。魏氏組織是亞共析鋼中比較嚴重的非正常組織,它是由于終鍛溫度太高或在規定的鍛造溫度范圍內停留時間太長形成過熱,結果表明,該鋼奧氏體晶粒粗大,在高冷卻速率下在奧氏體晶界析出大量先共析鐵素體晶粒,并迅速長大,包圍奧氏體晶粒。同時,鐵素體從晶界向晶體生長,形成與舊奧氏體有一定晶向關系的層狀(針狀)鐵素體。魏氏組織出現后,鋼的沖擊韌度顯明減低,脆性增加。如果與其伴生的枝晶狀組織共同作用則會顯明減低主傳動軸的塑性與沖擊韌性。且鋼中如果存在帶類狀鐵素體組織、非金屬夾雜物,會進一步削弱了主傳動軸的力學性能,致使其過早失效。
建議更換四輥破碎機的傳動主軸采用調質處理,同時要嚴格控制淬火加熱溫度、保溫時間及冷卻速度,在正確回火溫度下進行回火,保障回火保溫時間,通過正確的熱處理工藝,以得到回火索氏體組織,確保傳動軸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特性。
上一條: 雙輥式破碎機的相關配置
下一條: 雙輥式破碎機輥齒磨損的解決措施